2025新疆新能源與關聯產業博覽會新聞摘要
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塔里木油田,已累計從6000米以下地層采出油氣1.5億噸油氣當量,相當于2024年全國油氣產量的37%。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含油氣盆地,超深油氣資源儲量豐富。我國首口超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這里鉆到了地下10910米,在全球范圍內首次發現地下萬米的油氣資源,為深地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堅實支撐。經過幾十年的開發,老油田儲量遞減、開采難度加大,我國新增油氣的儲量主要來源于深層。目前,塔里木油田在天山南麓及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已建成5個深層、超深層石油、天然氣主力產區。
我國最大超深原油上產區加快建設步伐
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塔里木油田富滿油區,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超深原油上產區。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超深鉆井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鉆井紀錄多次被刷新。位于新疆沙雅縣的滿深72-H10日前順利完鉆,完鉆周期81天,刷新國內陸上8500米以深井最快完鉆紀錄。塔里木油田富滿油區的油氣資源量超10億噸,但這些油氣大多埋藏在地下七八千米的地層深處。塔里木油田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獲取超深油氣,2025年計劃在這里建成500萬噸大油田。
在青海,我國單體最大、儲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熱儲多能互補項目中廣核德令哈1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正在進行。眼下,施工人員們正在進行該項目中2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的定日鏡安裝。
相比于傳統光伏發電項目的“靠天吃飯”,青海德令哈1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建成后在太陽下山后仍能持續輸出電能,關鍵就在于這處占地面積超4300畝的20萬千瓦的光熱儲能基地。基地分布著2萬多套定日鏡,它們可以根據太陽光照變化,實時“鎖定”陽光,將太陽光能匯聚后牢牢“定”在光熱塔上。借助于科技創新,不僅有效解決了光伏發電“日盈夜虧”的缺點,還實現了對光伏棄電的“吃干榨盡”。截止2024年底,柴達木盆地電力總裝機規模為2517萬千瓦,年發綠電達261億千瓦時。
新聞轉載自:央視網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