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 國鴻氫能預計12月5日上市!陳學東院士:200度、35兆帕以下不易氫脆;4項氫能國標發布;國內首個綠氫儲氫發電商用項目

《氫云周報》為大家整理國內、外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最新行業動態。包含政策、行業投資、市場行情等板塊,每周更新一期;同時重磅推出氫云鏈數據庫服務,以幫助研究人員分析產業情況、預測產業發展趨勢。在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各國氫能政策與風向,掌握各地與企業的氫能發展動態。     

01

圖片

氫云鏈頭條一周回顧


1、國鴻氫能全球發售7952萬股,預計12月5日掛牌上市!

國鴻氫能(09663.HK)發布公告,公司于2023年11月27日-11月30日招股,擬全球發售7952萬股股份,其中中國香港發售股份795.2萬股,國際發售股份7156.8萬股,預期定價日為12月1日,發售價為每股19.35-21.35港元。國鴻氫能預計將于2023年12月5日于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根據招股書,假設發售價為中位數每股發售股份20.35港元,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將約為15.094億港元。其中,約40.0%擬用于擴大該公司氫燃料電池電堆及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產能;約20.0%擬用于撥付氫燃料電池電堆、氫燃料電池系統及制氫設備的研發,約10.0%擬用于撥付該公司于上游行業公司的投資、潛在收購或建立合作關系,以鞏固及加強該公司的供應鏈;約10.0%擬用于與下游參與者聯合開發該公司產品組合的下游運輸和固定式應用。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2、陳學東院士:200度以下、35兆帕以下氫環境不易導致金屬氫脆

11月22日,“《財經》年會2024:預測與戰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機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學東在會上表示,電與氫都是二次能源,電能輸送方便但不易儲存、氫能儲存方便但輸送成本高。氫能是未來能源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將推動構建氫-電互補的現代能源供應體系,氫和電互補是國際上的發展趨勢。保守估計,到2050年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體系占比約10%、到2060年占比約15%,氫能產業未來可期。發展氫能機遇與挑戰并存。在現有設計制造與維護技術條件下,純氫儲能裝備的服役安全是可以保障的,關鍵是在于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技術經濟性。
陳學東同時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我們總體技術路線圖是希望到2025年將高壓氣態儲運氫技術問題解決,實現自主可控;到2030年前解決液氫儲運技術難題。金屬材料的常溫高壓氫脆問題,我認為可能被高估了。只有原子氫才能進入金屬材料內部,但是分子氫轉化為原子氫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國內外研究和實踐表明,200度以下、35兆帕以下氫環境不易導致金屬氫脆,室溫基本無影響。因此大可不必“談氫色變”。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3、湖北:未簽電解槽合同不配風光指標,11個綠氫項目獲1GW指標

11月24日,湖北省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參與2023年度新能源競配項目的公示,文件指出,根據《省能源局關于探索開展新能源項目競爭性配置的通知》企業申請、市縣推送參與競配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共有100個,總容量910.75萬千瓦。經審核:76個項目(總容量685.85萬千瓦)符合資格條件,擬同意參與競配。24個項目(總容量224.9萬千瓦)不符合資格條件,擬暫不安排參與競配。
氫云鏈獲悉,如圖表1所示,本次湖北省成功競標新能源指標的76個項目中,以電解水制氫配套作為競標資格申報成功的項目共計11個,占比14.5%,11個項目共獲得新能源發電指標1.05GW。根據最新的文件顯示,本次競選設備了額外的審查規則,其中包括:明確電解水制氫項目應積極穩妥、防范風險,未開工項目及尚未簽訂電解槽訂購合同項目,暫不安排參與此次競配。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4、國家能源局啟動第四批氫能等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申報

11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第四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申報項目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為導向,重點聚焦先進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核能、化石能源綠色高效開發利用、新型儲能、抽水蓄能、氫能及其綜合利用、能源系統數字化智能化、節能和能效提升等方向。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5、按省標準執行購車、運營補貼!深圳繼續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

11月27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深圳市促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通過6大項18條具體措施把握在汽車綠色化、數字化、無人化、平臺化產業的重構機遇,推動深圳市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鞏固、確立深圳市汽車產業優勢。
在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措施》提出,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燃料電池汽車按照廣東省獎補政策予以購置補貼和車輛運營補貼支持;支持綜合能源補給站(氫、油、電)、換電站及多功能智能桿建設,對符合建設條件的項目予以支持。
氫云鏈認為,《措施》的發布,意味著現階段深圳市可能更傾向于進行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運營,而非推進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建設,整體延續了此前深圳市氫能產業政策精神。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6、各地氫能能源屬性紛紛指向綠氫,但何為綠氫?

基礎設施的不足以及氫的“?;贰睂傩允怯绊懏斍皻淠墚a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央視首次報道了氫能?;芳澳茉磳傩浴懊舾小眴栴}引起了業內外媒體的廣泛傳播,將這一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尤其央視指出了氫能能源屬性政策破冰,并報道了相對較為敏感的制加氫一體站獲得了經營許可證的消息。
據氫云鏈政策數據庫顯示,2022年一定程度上是“非化工園區制氫”政策的元年,而今年政策進一步實現了突破,地方政府開始制定氫能能源屬性的相關政策,正如央視所報道的,氫能能源屬性的政策制定實現了破冰。然而參考非化工園區制加氫一體站的實際發展情況,氫能能源屬性的落地仍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對于當前的政策而言,能源屬性落地的重要一環或是綠氫標準的確定,同時能源屬性仍有待進一步的明確。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02

圖片

國內、外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動態

1、4項氫能國家標準發布

11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3年第13號公告,批準發布《液壓缸 試驗方法》等468項推薦性國家標準。    

其中,關于氫能及燃料電池的國家標準有4項,1項為修訂標準,3項為新制定標準,具體如下:

修訂標準:《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車載氫系統技術條件》(GB/T 26990-2023),代替標準號GB/T 26990-2011,GB/T 29126-2012,于2023年11月27日開始實施。

新制定標準:《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能量消耗及續駛里程試驗方法》(GB/T 43252-2023 )2023年11月27日開始實施;《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低溫冷啟動性能試驗方法》(GB/T 43255-2023)2023年11月27日開始實施;《氣體分析 道路車輛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氫燃料分析方法的確認》(GB/T 43361-2023)將于2024年6月1日開始實施。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2、氫車2倍于國補,綠氫額外補10元!大連發布氫能產業補貼政策


11月30日,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大連市氫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3-2025)》(征求意見稿)。

文件設置了7條補貼政策,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按照汽車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參考國家相關積分核算辦法核算總分,每分給予20萬元獎勵,補助資金最高100萬元。加氫站氫氣來源為可再生能源發電制取、電解水“零碳”綠氫的,對提供氫源的制氫企業給予10元/千克的補貼。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3、15MW綠氫產能,國內首個綠電制氫儲氫發電商業應用項目簽約


11月28日,國內首個且容量功率最大的綠電制氫儲氫發電商業應用項目簽約儀式在東方鍋爐舉行。該項目將在都江堰建設10兆瓦等級的工業園區氫儲能供電站,通過綠電制氫、氫儲能和氫發電保障工業園區峰電時段供電,打造工業園區綠色低碳電力供應新模式。

此次簽約的制儲氫發電一體化商用項目,是中國首個以“綠電大規模制氫-大容量儲氫-大功率氫發電”商業應用工程項目。該項目一期將先行建設每小時3000標方綠電電解水制氫系統、24000標方氣態儲氫系統和4兆瓦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其中氫能發電功率是目前國內最大且是首個超過兆瓦級的工程應用項目。項目利用綠電谷電制氫、通過跨時段儲氫、氫能錯峰發電,為工業園區提供峰電時段穩定高效供能,具有顯著的節能降耗和經濟效益,并可實現電網“削峰填谷”,為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4、鄭州市100輛公交車暨第1300輛氫燃料電池車輛交付


11月28日,鄭州市100輛公交車交付暨第1300輛氫燃料電池車輛運營啟動儀式在鄭州正式舉辦,宇通環衛作為鄭州本土環衛企業代表,與眾多行業伙伴共同見證鄭州第1300輛氫燃料電池車輛運營啟動,助力“魅力氫城”發展再上新臺階。

2023年,鄭州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進入第二年,車輛示范應用、加氫站建設、零部件產業化推進、氫氣產供運儲等取得全方位突破。第1300輛氫燃料電池車輛的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鄭州市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上進入了新的階段,有力地完善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版圖,輻射拉動周邊 5個氫能示范城市盡快推進氫能應用落地,提升氫能在全社會的影響力。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5、技術突破!首臺國產摻氫燃燒大F重型燃氣輪機誕生


11月19日,上海電氣成功實現大F重型在運燃機摻氫技術自主升級及示范驗證。本次測試摻氫比例達到7%,測試過程各設備運行穩定、排放優異。這是國內首次大F重型燃機實施的摻氫燃燒改造和科研攻關項目,標志著上海電氣在國內重型燃機摻氫燃燒領域實現從“0到1”的重大技術突破。 

此次燃機摻氫項目主要包括燃燒器升級改造、監測及控制系統優化、摻氫撬塊及現場安裝調試等一系列工作。項目自年初立項以來,上海電氣基于前期對摻氫燃燒技術預研及試驗臺測試數據積累,技術、服務、計劃采購多條線通力協作,為該項目量身定制燃燒器升級及監測方案,并配合摻氫撬塊設計控制策略及保護邏輯,以確保摻氫燃燒時機組的燃燒穩定性和硬件安全性。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6、海南省將制定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


11月28日,海南省政府今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海南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有關工作。會議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要強化對氫能產業發展的認識,抓住能源革命機遇,爭當“雙碳”工作優等生,搶占氫能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島建設,高質量建設生態一流、綠色低碳的自由貿易港。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7、攀枝花氫源中心首次實現跨區域輸氫


日前,四川攀枝花市馬店母子加氫站向西昌月城加氫站供氫,實現了攀枝花氫源中心跨區域輸氫零的突破,標志著攀枝花建立低成本氫源供給地、打造“中圈層”氫能輸運網絡邁出了第一步,為建設攀西氫能示范區增添了動力。

馬店母子加氫站是攀枝花的首批氫能產業示范項目,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可滿足2輛槽車、50輛氫燃料電池車輛日常供氫。目前除向西昌供應外,還滿足全市2022年投運的首批10臺氫能公交車加注,下一步還將為年底前即將投運的12臺氫能重卡、10臺氫能冷鏈物流車以及西區格里坪加氫綜合能源站供氫。

具體內容可以點擊綠色標題閱讀原文。


8、我國首臺中速大功率氨燃料發動機點火成功


11月30日,由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大連公司)自主研發的我國首臺中速大功率12V240H-DFA型氨燃料發動機點火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突破并掌握了氨燃料發動機關鍵技術,實現了氨燃料發動機零部件、整機和應用場景全產業鏈協同,在功率等級、經濟性、排放、技術和可靠性等諸多方面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國內首臺中速大功率氨燃料發動機,12V240H-DFA型氨燃料發動機以中車大連分公司自主研發的柴油發動機為基礎,分別對燃燒、控制、安保、排放控制等系統進行技術創新,使其具有低碳環保、技術先進、安全性高、通用互換性好等特點。特別是采用氨氣電控低壓多點噴射、柴油高壓電噴、VTG可變截面渦輪等先進技術,以及設有雙ECU、泄漏監控、氨氣供給自動截止及防爆等安保措施后,可以精確控制燃料供給量,實現柴油噴射、氨氣噴射和安保系統獨立控制,確保發動機本質安全。據悉,該發動機單缸功率可達208kW,氨能占比85%,碳排放量降低80%,排放滿足國標二階段標準。


返回頂部
手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